报道石家庄保洁人员的新闻

业界资讯 | 2020-11-05 10:31:11
法海路移动式公厕,一线保洁员何立志在石家庄保洁。福州日报记者吴晖林洪相莫思予/文黄立新/摄漂亮的外观、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……连日来,媒体竞相报道鼓楼公厕新面貌,市民也纷纷点赞。鼓楼“厕所革命”取得的成效,离不开一个群体的默默付出,他们就是长期坚守一线的200余名保洁人员。  “公厕建得像宾馆,保洁不能掉链子”昨日不到5点30分,当不少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,何立志已来到了鼓楼区法海路公厕,他是这座公厕的保洁员。开门、换工作服、扫地、拖地、擦镜子、擦门窗,检查手纸、洗手液使用情况……“今天天冷,又是周六,公厕刚开门,人不多,我可以把洗手台上这些小盆栽的叶子再擦洗一遍。”来上班后,何立志的双手一直没停下来。来自湖北的何立志今年60岁,早年当过兵,是名拥有46年党龄的老党员。3年前,他从老家来到福州,从事公厕保洁工作。法海路公厕拥有全市唯一的生物识别供纸设备,老何总不忘提醒来方便的人刷脸免费取纸。“身子再放低点,识别器出现绿色的框格就可以了。”对初次体验生物识别供纸设备的人,老何每次都耐心提示。何立志和侄女郭秀金轮流担任这座公厕的保洁员,最近这段时间是老何上早班,从5点30分工作到12点,之后由郭秀金接班,公厕晚上12点闭门。记者问老何累吗?他笑笑说:“这里公厕建得像宾馆一样漂亮,保洁工作可不能掉链子。我是老党员,为了群众有个好的如厕环境,为了城市更文明,累点没什么。”  “把福州当作第二故乡”在采访中,记者不时听到群众点赞:“很干净,很卫生,他们(保洁员)做得不错。”“大部分来上厕所的人都很文明,会尊重我们的工作,有的也会鼓励我们。”道山路公厕保洁员马依妹说,本来自己只想趁农闲时来打个短工,现在已爱上这份工作,决定好好做个“城里人”。马依妹来自闽侯,以前一直在老家干农活。两个月前,她应聘来到这里,没想到厕所建得这么好,跟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。两个月来,她努力工作,得到许多市民的赞扬。记者从鼓楼区环卫处获悉,该区在提升公厕建设管理水平的同时,也不断提高保洁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。在鼓屏路公厕担任保洁员的陈会权、谢庆红夫妇,2010年从老家广东来福州,至今坚守在公厕保洁岗位。谢庆红告诉记者:“以前刚做保洁员时,有些公厕老旧、设备缺失、有异味,一天下来,经常被熏得难报道保洁人员的新闻受。鼓屏路公厕提升改造后,我们被调来这里,第一次看到漂亮得像公园的厕所,还以为找错了地方。”为改善保洁员的工作环境,鼓楼公厕基本都配建了休息室,装有空调,配备了微波炉、休息躺椅等。